第二十二章 我的思想微博(3) (1)
關燈
小
中
大
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
當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遭焚,當二戰尾聲波蘭人被害,當“9.11”世貿中心坍塌,當覆仇之火在阿富汗伊拉克燃起,我要問:上帝在哪裏?曾經有人反問: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人在哪裏?我相信沒有人就沒有上帝,但我永遠不接受“人在哪裏”是人類審問自己時的詰難。人就在這裏,在被神流放之後的歸途中艱難趲行。
常常,災難的制造者轉眼就是災難的受害者。常常,我們激進之後接著就頹廢。常常,我們必須在“強奸犯”和“性無能”之間作出選擇。這時才發現歷史秩序中的生命是多麽矛盾而荒謬。信仰精神就是兩難之間的存在。它既是逃越又是拯救。它要阻止所有的強奸又要挽救所有的無能。常常,我們是在無所希望中得救。
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宗教歸宗教,信仰歸信仰。宗教只在清凈和慈悲的意義上才是信仰的一部分。文藝覆興前的教皇專制、反文明的宗教裁判所、十字軍戰爭以及我們耳聞目睹的種族屠殺、恐怖主義等,不過是拿信仰做了旗號,霸王風月、獨夫膽虛而已,跟忍辱博愛的信仰精神在本質上絲毫沒有關系。
“宗教信仰”這個詞長期迷惑了我們,好像宗教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宗教。其實不然。殘害了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的,是教權和政權合一的權力聯盟,而不是人類追尋的信仰,信仰精神從來不反科學。中世紀的宗教黑暗早就告訴我們,如果把宗教和信仰混同,我們就會因為拒絕宗教而使自己失去獲得信仰的機會。
宗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利益和信仰結合的集團。作為利益集團,他們不可避免地像所有執著於用權勢獲得一切的政治集團一樣,熱衷於武力占領和奪取。作為信仰集團,他們的終極目標又不能不說是崇高而完美的:愛與和平、神與公正、精神對物質的絕對統馭權、道德極端化的無私無我。天堂,是所有宗教共有的理想。
宗教的最大失誤就是制造了異教,最大罪孽就是殘害了異教徒。它把另外的神性看成了對自己的挑戰和威脅,而沒有想到天國的大殿裏所有的神靈都以平等的身份出席著和平的喜宴。信仰是高貴與和平、有愛與幸福的,當宗教集團之間爆發戰爭和持續冷戰而帶給地區、國家、民族無盡的災難時,它們就與信仰無關了。
信仰至少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神的存在,神是善美博愛的象征,是苦難的擔當者和道德人性的檢驗者。二是因果報應的存在,它讓“為善必昌,為惡必殃”成為我們的精神律法,把我們的生活約束在諸惡莫為眾善奉行的境域內。三是來世與天國的存在,這是偉大的魅惑、靈魂的希望,是我們在塵世忍受痛苦的最後一個理由。
盡管人類關於神的信仰延續了數千年,但神是否存在依然是困惑我們的最大精神難題。佛教告訴我們,你的心就是你的神。如果內心足夠平靜,世界的喧囂又算得了什麽?當心靈超越世界,一切阻滯都將消散。同樣處在窮困之中,基督徒會祈禱上帝的拯救、彌賽亞的降臨,佛教徒則以心為牢,認為突破它就能突破一切。
心的突破必然以相信來世為基礎:為了來世的美好,這是我必受的煎熬。這種以心代替一切的辦法,極大地豐富了信仰的內涵。但佛教的這種有效表達很多時候又是無效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擺脫現實的需求,他希望上帝和佛給予滿足。這就是人與神的永恒矛盾,也是為什麽神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卻還有許多人並不信神。
為了滿足現實的需要我們信仰了神,但如果得不到滿足我們又很容易拋棄神。就像不存在脫離物質世界的精神世界,也不存在超越現實需要的關於神的信仰。那麽為什麽物質和精神會有矛盾、人與神會有反目呢?因為人的出發點是吃喝拉撒性,而神是不需要這些的。在我們只關註吃喝拉撒性時,神的引領難而又難。
神負責我們的靈魂。有靈魂的人才能感覺到神的存在。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有當肉體面臨墮落、有罪、痛苦、災難而需要解脫時,靈魂才會以覺醒的狀態擁抱神的來臨。問題是,又有幾個人需要解脫?無恥到沒有罪孽感是我們的秉性,理直氣壯地犯罪是我們的常態。我們向來沒有解脫的欲望,也就一直沒有對神的信仰。
不管我們愛不愛神,神都是愛我們的。就算你詛咒上帝,上帝也會對你充滿愛,敬佛也一樣。很多佛教徒在佛像面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其實佛愛是無私的也是無條件的,他不會因為你沒有燒香、你踩了門檻、你大聲喧嘩而懲罰你。神是遼闊無邊的愛,是不怕詆毀的愛,是即使你背棄他他也不會跟你斤斤計較的非凡之愛。
中世紀的教權黑暗讓我們領教了有神論制造的災難,於是我們求助於無神論的信念,寄望於人性道理的自我完善,但結果卻是自我完善洪水猛獸般地變成了自我放縱。由此可見,政權和教權的合一必然引來權力的腐壞,必然在肉體欺壓的同時伴隨著靈魂專制。但如果民族無神,就不僅僅是權力腐壞,而將是全體腐壞。
那麽我們到底選擇有神還是無神?在我看來,一切有組織意圖和集團性質的宗教都可能成為信仰的桎梏。當利益和權柄成為核心,仁愛就會成為可笑的畫皮。很多時候宗教體現的並不是信仰而是利益人群的意志。而無神論的漏洞是,它在放棄宗教的同時也放棄了信仰。能不能設想存在這樣一種情況:無組織而有信仰或無宗教而有神明?
我曾說,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當我們面對人類最大的災難——欲望,當我們在掙紮中痛苦不堪、恐慌無度,信仰會讓我們平靜、快樂、享受時光、從容度日。要緊的是我們應該擁有走出教會的上帝、走出廟宇的諸佛。我們可以不通過任何外在的儀式直接跟上帝交談,直接得到諸佛的護佑。這才叫信仰自由。
他無喜無樂,卻可以發掘人類持續恒久的喜悲;他無思無慮,卻可以撫慰人類所有的思慮;他無緣無故,卻可以讓世界布滿美好的緣故。我不知道他是誰,他是昨夜的一個夢。他在神界的人群裏,在人間的神殿中,是不可抵達的彼岸?但假設我就是彼岸,我抵達我自己呢?今夜靈肉分袂,原來是彼岸和此岸的遙眺。
信仰讓我們擁有濁世之清、汙世之凈、鬧世之寧、動蕩之定。困厄中體現如來,枷鎖裏追求自由,聲色迷離之下才可以金剛不壞,爛泥黑水之中才能有蓮花自馨。擁有一種信仰,然後在愛與被愛裏纏綿,而不是在它裏面掙紮。也就是說,信仰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奮鬥的。不是你獻身信仰,而是信仰舒展了你的心。
托爾斯泰和魯迅:我們的精神父親
寫完《伏藏》,我知道我已遠離魯迅。魯迅一生都在痛恨和同情,他痛恨了所有應該痛恨的,同情了所有應該同情的,卻沒有建樹讓我們可資高攀的信仰。曾經魯迅先生是我唯一的崇拜,是我人生之砥柱,但現在他已經砥柱不起我那微不足道的人生了。人生需要大愛,愛朋友也愛敵人,愛君子也愛小人,愛自由也愛不自由。
從毀滅到建樹,我完成精神價值的轉變,竟用了三十年,剜心之痛,孰人知之。任何光彩奪目、深刻如裂的批判,如果不是以建樹愛的理想為動機,則都是靠不住的,都會成為另一茬仇恨與冷戰的武器。我們不需要天上的恨,也不需要地下的恨,不需要天上地下互相換位的恨;我們就需要愛,讓天地、空氣和呼吸都充滿愛。
對大愛的追求固然是天真的,卻值得憧憬。人類為之激動哭泣的永遠是“我有一個夢”。我們只能為夢想活著,為希望活著,而不能為權力、金錢、享受、卑微的地位活著,不能為欺壓時的牛逼和覆仇後的痛快活著。一切仇恨與貪欲,都會用嶙峋的墻、巍峨的山堵住我們的眼、封閉我們的心。所以愛便是信仰的啟蒙。
魯迅張揚了個體精神自由,卻沒告訴我們只能自由地愛,不能自由地恨。魯迅是人生抗爭的旗幟,不是引人懺悔的導師。他不是我們的信仰,因為他自己也沒有神在的信仰。即便這樣,我也要說魯迅絕不會過時,在他走出教科書後,社會將會給他騰出更寬廣的天地,來容納我們對風骨、正義、公道、熱血、脊梁的向往。
寂寞才是真魯迅,就像先生活著時那樣。讓他繼續用思想的力量強壯我們,繼續在良知和犧牲的擔當中滋養我們的精神,繼續以痛苦的省悟為民眾請命求法,而不是成為瞰飯的顯學和戰鬥的武器。所以我寧願魯迅是神,當然是維護良知、抱誠守真、缺憾示人的神。他使我們的寄托有所附麗,使我們相信神是人的升華。
思想的最大敵人不是不正確,而是平庸。一個思想者除了具備學識和表達的能力,還應該擁有獨拔的性情。性情是個性的基礎,很難想象一個老成持重的人、一種世故圓滑的觀點會和思想有關。思想的穿透力來自尖新的鋒芒。對一個思想者,天真和單純是必要的素質。保持新奇和偏端,比中規中矩更適合思想的存在。
去年是托爾斯泰離家出走、客死驛站的百年祭,俄羅斯舉辦了國際托爾斯泰論壇,總題目是“托爾斯泰和時代運動:思想家和作家的哲學、宗教、道德遺產”。這就是俄羅斯的特點:它用文學的形象哲學代替了理論的邏輯哲學,用作家的宗教激情代替了神學家的經典教義,用托爾斯泰代替了普世信仰——愛念與愛行。
“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這句話也許錯了。其實托爾斯泰是世界信仰的一面鏡子。在一生的追尋裏,托爾斯泰首先完成了對現實宗教的批判,並因在《覆活》中揭露官辦教會的偽善和對沙皇暴行的遮掩,以及對基督真義的踐踏,被俄國東正教聖主教公會革除了教籍。革除伴隨著托翁的信仰再造:生命如何永恒?
在托爾斯泰的文學境界裏,最耀眼的品格便是知行統一。如同羅曼·羅蘭所說:“在世界文學史上,再沒有人能像托爾斯泰那樣把作品和生命聯系得如此親密。”他戒煙戒酒戒肉,服裝從簡,放棄貴族流行的打獵,賑濟災民,和農民一樣縫靴耕地,他想把田莊的土地分給農民,又因家庭的反對而無法實現,只好離家出走。
一個八十二歲的老人離家出走,他是想表明:我既然無法把所有的財產分給窮人,那我就只好離開財產。這些財產包括了土地和房屋以及一個世襲的俄羅斯莊園主的全部積攢。財產是罪惡和痛苦的根源,他要脫離罪惡,逃向青天,追逐寧靜和高遠。超拔於現實之上的精神探索就這樣讓他猝死於途中,又讓他永生在我們的時空裏。
窮人信仰是為了祈求幸福、冀望未來;富人信仰是為了懺悔罪孽、洗凈靈魂。托爾斯泰是懺悔的典範,比如他著有偉大的《懺悔錄》。而懺悔是東西方一切經教的根本,連孔子都這麽認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潛在的邏輯便是:不問是非曲直一定要堅持到底的,必然是淺薄固執的小人,錯了就要懺悔、要改正。
那麽,托爾斯泰有什麽罪孽需要懺悔?1883年12月,寒冷的黃昏,他來到莫斯科乞丐擁聚的麗亞平夜店。數百個乞丐頓時圍住他向他要錢。那些可怕可憐的面孔、襤褸骯臟的衣裝、屈辱無奈的舉動讓他掏盡了所有的錢。然後他回了家,踩著地毯上樓,在燕尾服白領結白手套的仆人伺候下,吃一頓五道菜的晚餐。後來他說:
“當周圍有幾萬人挨餓挨凍受辱時,我和另外幾萬人卻在大吃裏脊肉、鱘魚肉,用呢絨氈毯蓋馬鋪地,無論世界上那些有學問的人怎樣告訴我,這樣的事多麽必要,我還是懂了,這就是犯罪,是持續不斷地犯罪。只要我有多餘的食物而另一個人完全沒有食物,我有兩件衣服而別人一件沒有,我便是個不能自赦的罪犯。”
托爾斯泰又說:“我們用種種詭計掠奪著勞動人民的必需品,用這些詭計給自己弄到了那些不斷誘惑不幸者的有魔力的用不盡的盧布。我想幫助人,但首先我應該一方面不去掠奪他們,一方面不去誘惑他們,可我卻用些最覆雜,最狡猾,最惡毒的世世代代積累的詭計,給我自己弄到了一個用不盡的盧布的所有者的地位。”
托翁還說:“我騎在一個仆人脖子上壓垮了他,還要求他馱著我走。我並沒有從他身上爬下來,卻要自己和別人相信我非常憐憫他,想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唯獨不用從他身上爬下來這一手段去減輕他的負擔。我,一條吞食樹葉的蚜蟲,卻想有助於這棵樹的生長和健康。我站在齊耳深的泥潭裏,卻想把別人拖出泥潭。”
托翁不斷地說:“我慚愧,我用一只手從窮人那裏奪來成千上萬盧布,而另一只手隨意扔給他們幾個戈比,居然稱做善事。行善之前我應該首先處在惡的外面,但相反我的全部生活都是惡。由於種種我參加了的暴力勒索詭計,勞動人民的必需品正在遭受掠奪,而包括我在內的不勞動的人卻綽綽有餘地享受著別人的勞動。”
托爾斯泰認為,善舉應該是這樣:有人要你的褲子,你應該把上衣也給他;你有兩件襯衣,就應該把另一件給別人。寬恕應該是這樣:當有人打你的右臉,你再把左臉也讓給他。生命的運動就是不斷走向信仰的完美。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妓女和強盜,只要生出一顆追求完美的心,他的生命價值就遠遠高於那些貴族富豪。
受到物欲驅使的肉體生命充滿罪孽,短暫而虛妄。精神生命卻可以通過道德完善擁有擺脫煩惱、丟開羈絆、穿越時空、走向永恒的可能。財富是枷鎖,榮耀是桎梏,哪裏來和平、無爭?何以息謗、無辯?厚德無畏,仁者無敵。托爾斯泰是讀過孔孟、讀過佛的人,在他遼闊的上帝之愛、基督之心裏,有著佛與儒的爛漫氣息。
懺悔是信仰之鷹的羽翼。著名的懺悔者有古羅馬的奧古斯丁,他因懺悔而進入上帝的靈光,成為無罪的聖體;還有十八世紀法國的盧梭,他在懺悔中看到了自己與生俱來的罪性。托爾斯泰的懺悔讓他變成了俄狄浦斯。俄狄浦斯追查城邦的瘟疫之源——殺父娶母的罪犯,結果發現罪犯就是自己。於是他刺瞎雙眼,流放了自己。
托爾斯泰在《我的信仰何在》《基督教的教義》《天國在你們心中》等長篇論文中,全面論述了“勿以暴力抗惡”的主張,指出以暴制暴,其暴更甚。於是有了著名的“托爾斯泰主義”,它告訴我們博愛與無條件之愛是世界上所有偉大信仰的核心價值。而從未間斷過的人對人的殘害,卻讓人的價值和信仰價值喪失殆盡。
屠格涅夫是跟托爾斯泰同時代的偉大作家,他比托爾斯泰更富有,是一個繼承了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作為貴族知識分子,他同情農民,貶斥地主,卻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土地。他是能夠分田分地而不想,托爾斯泰是想分田分地而不能。他是坐著行走的人,托爾斯泰是挺著攀升的人。歷史就這樣讓他們有了文野之分。
托爾斯泰評價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故事那麽虛偽,題材那麽不重要。他們去看望朋友費特,席間屠格涅夫炫耀女兒常常為窮人縫補衣服。托翁說一個身著華麗的女孩子把又臟又臭的破衣服放在膝蓋上,不過是虛情假意的演戲而已。這種評價所引發的爭吵幾乎釀成決鬥。可見托爾斯泰討厭虛偽勝過了一切,而他自己要做的就是不虛偽。
和許多大作家相比,托爾斯泰顯得更偉大的因素至少有三個:一是他對信仰的獻身,他厭惡偽善的教會,為建立真正的上帝信仰而畢生孜孜不倦。二是說與做統一的生命情懷,他拒絕口是心非,倡行真誠勇敢,在他面前那些發誓永不懺悔的人顯得那麽淺薄而無知。三是他的完全徹底的窮人立場,他是苦難者的代言。
魯迅是一個抉心自食的懺悔者。他無情地解剖自己,刀尖向內,鮮血淋漓。他把自己比喻成化為長蛇的游魂,口有毒牙,自嚙而不嚙人,終於自食其肉,殞顛而亡。他認為凡是靈魂的偉大審問者,同時也一定是偉大的犯人。舉劾他的惡、揭發他的汙穢,才能發現埋藏的光,顯示靈魂的深。所以懺悔就是撕掉假面更新自我。
托爾斯泰和魯迅,都是救贖人類的巨擘。兩人的不同在於:魯迅是摧毀勝過了建樹、批判精神超越了信仰的力量。而托爾斯泰在摧毀一片瓦舍的同時,建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大廈。他們雖然都以其強大的力量幹預著我們這個世界,但未來的天平、終極的視野裏,虛位以待的依然是人類乃至所有生命最初的願望:愛與再生。
寂美守拙 安貧樂道
我一直認為信奉遁世哲學的佛教從來沒有真正遁世過,真正的遁世只能引來脫離民眾和避開人間的結果,而佛教再清高也是人間的佛教。佛教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擁有一些明哲保身、獨善其法、出世解脫、退避三舍的信仰人群,而應該倡行入世果敢、無私無畏的俠客精神,以情為神,以愛為法,以美意善事為禪,以平等祥和為行。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索性張旗入世呢?現代佛教必須走出廟堂,走出教典,走出煩瑣的儀式,走出僧人集團,走出宗教派別,走出袈裟僧衣的包裝,走向一切戰爭、動亂、恐怖、威脅,以及由此造成的饑荒、死亡、病困、絕望,走向眾生的需要和一切人的心靈,走向釋迦牟尼的本意,把人從物質和欲望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但現代佛寺和佛僧在張旗入世的時候,卻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它無法用愛的力量去影響我們這個仇恨遍地、爭鬥不休的地球,不能自甘貧賤,而後成為窮人的知心朋友,而後拯救窮人的苦難和尊嚴。饑荒的地區看不到他們,災難的時候看不到他們,布施的時候看不到他們,由寺院和僧人創辦的孤兒院更是少而又少。
更有真人法師喜歡養尊處優,喜歡給達官商貴講經說法。而底層百姓卻永遠慚愧,見一法師比見觀世音菩薩還要難。過去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現在是“造一浮屠,勝救七條人命”。廟宇越來越富麗廓敞,救度越來越稀缺吝嗇。錦衣華服,香車寶馬,很多都是披著袈裟的商人掮客,佛門的腐敗,是在在可見了。
佛說眾生平等。但佛寺卻以昂貴的門票拒絕了窮人的膜拜。就算進了門還有掛紅、點燈、算命等收費陷阱,還有第一炷香幾萬、第二炷香幾千的巧取豪奪。我就不信佛是見錢眼開的,你們這樣做跟佛商量了沒有?佛寺是信仰的驛站而不是收錢的口袋。這個世界最需要安慰的是窮人,善心抵萬金,千萬別敗壞了佛的名聲!
還有一些崇尚入世的,把爭名逐利看成了分內的義務,辦實體,搞創收,秀表演,傳播的居然是爭雄鬥狠的武功,而不是相親相善的愛心。就算武功是佛教文化,也不過是形而下的機巧,無法代表釋迦情懷、佛法精神、三寶境界。佛教少幾門武功,根本算不了什麽,要是少了愛心和息爭罷仇的動機,那就是天崩地坼。
誠然武功可以強身健體,但真正的強身健體是淡泊名利、清凈無垢,尤其在這個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就更不能亂了自性,壞了佛境。佛是健心的、護生的、施愛的、守空的,守空就是信守無恨無利之空,守空有愛便是金剛不壞。它抗衡的是大強盜的核威脅以及所有的戰爭,它要實現世界和平,而不是遇難自保。
佛寺的功德應該是消除天下所有以互打互鬥為目標的“武功”,而不是弘揚什麽“武文化”。讓世界通過武功認識中國佛教,其實是佛教的恥辱,它讓許多佛教的信仰者深感不安。還是學學人家特蕾莎修女吧,用自身的樸素和清貧,獲得精神的華麗和富足,用愛與人性去戰勝一切,包括貪婪和瞋恨,包括空間和時間。
獻身於信仰的人比如僧人,一定要警惕物質的侵害,斷離俗塵首先要在樸實而低廉的生活狀態中體現。僧人可以不創造財富,他們是被布施的人群,因為他們從事著高尚的凈化靈魂的工作。但如果他們也電腦專車、手機數碼地奢侈起來,就違背了為人類精神甘受清貧的信仰契約。它讓我們思考:和尚存在的意義在哪裏?
多次聽說“僧人也要吃飯”的說法。我以為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是僧人取信於社會的首要前提。社會敬重他們,正是因為他們以清貧為擔當,以享樂為犧牲。而一旦他們放棄擔當和犧牲,混跡於滾滾紅塵,自己不敬重自己,那就是對信眾的傷害甚至欺騙。一個自陷泥坑無力自拔卻揚言救渡眾生的人,眾生如何信得過?
佛教流傳至今,就因為它堅守了人類的另一種價值:摒絕物質的虛無境界、寂美靜雅的精神高度。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僧人也;以不貪為寶,以不財為臧,僧人也;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僧人也;古來芳餌下,誰能不吞鉤?僧人也。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非真僧人也。該是整肅自己的時候了,佛門!
恬淡靜守、安貧樂道是僧人對佛陀事業的繼承,也是他們對眾生的承諾。堅守信仰有時就是堅守原有的生活姿態。只有他們那種拒絕物質汙染的生活才是最有影響力的信仰方式。與時俱進的可以是經濟和政治,卻不能是優雅的清貧、高尚的情操。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現代意義是:你不苦不寒就不可能梅放花香、萬人讚賞。
世界越喧鬧奢靡,佛門就越要清凈無垢,否則你怎麽成為凈土呢?怎麽會是精神避難的虛舍呢?怎麽指導迷眾走向物欲之外的澄門妙界呢?怎麽能挽救眾生脫離貪瞋癡妄的苦海呢?投身商界,放縱物欲,是佛教的自殺。穿著袈裟經商的人,對佛陀、對信仰、對眾生都是一種傷害,不如丟開不渡己也不渡人的方舟,直接下海。
在這裏我想引用不朽的尊者米拉日巴的臨終證悟:輪回的世界裏,積攢的要耗盡,造作的要壞滅,聚合的要分散,生了的要死去。無法避免的苦惱啊,什麽時候消失呢?就在拋棄苦業,不攢、不造、不聚、不占的時候,就在求證無生之妙諦的時候。除了活命和證悟之需,什麽也不要就是最殊勝的方便和禳解之法。
《伏藏》中古茹邱澤喇嘛舍棄布達拉宮峰座大活佛,去做一窮鄉僻壤的鄉長;香波王子拒絕伏藏大師的桂冠,撲向俗世的媽媽;倉央嘉措脫離宗教而成現實真佛,創辦孤兒莊園。他們都是走向理想人性:佛法乃踐行之法、濟世之法、人性之法。有佛的人做官不貪,有愛的人經商不奸,有恥的人掌權必賢,有信的人為富必善。
為什麽不能單純樸素呢?單純是因為質量第一,樸素是因為青春常在。不多餘,不浮艷,鉛華洗凈。穿最簡單的衣服,男人和女人的魅力就會遞增;吃最簡單的食物,身體的麻煩就會遞減。單純樸素拒絕張揚傲慢,它是謙遜的伴侶,在節儉而低調的平凡中收斂起高貴與魅力。君不見,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爭高自極天。
佛教食素,西藏的喇嘛食肉是因為不食肉就無法生存。天主教和基督教照理也不該食肉,看《創世記》就可知道。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造人,使他們管理魚、鳥、牲畜、昆蟲。”神說:“我將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上帝的旨意很明確:動物是被管理的,植物才是被食用的。
營養學家說人必須吃肉,牛羊豬的肉富含鋅鐵鈣。我想問的是:牛羊豬的鋅鐵鈣是哪兒來的?是不是吃草吃來的?它們能吃來,我們人類怎麽就不能?可見即使不吃牛羊豬,人體本身就能產生鋅鐵鈣,這是自然賦予的本能,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如果你非要用牛羊豬補充,你自身產生鋅鐵鈣的能力就會下降,這叫用進廢退。
對食素,男人比女人更多一重擔憂。其實食素並不影響那方面的能力,反而愈素愈強。不用科學考證,動物就能告訴我們:食肉動物大多一夫一妻,子嗣稀缺。食草動物大多以一當十,瓜瓞綿綿。一只公羊能讓四十只母羊懷孕,牛馬駝鹿類似。人類的祖先早就知道,所以生殖崇拜中有公羊公牛的圖騰,卻鮮有虎豹獅狼。
麇集越多越感到我不在人群裏。來自天性的離群索居的心理,讓我常常覺得地球上只有我一人行走,一人面對著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神。是的,我那麽警惕稠人廣眾,本能地以為人一旦群聚,就沒什麽好事,就會出現精神“踩踏”。眾說紛紜或眾口一詞時,連呼吸都不是自己的。朋友,聽我的話,千萬別到人多的地方去。
所以我不喜歡人眾、大眾、群眾這些詞,不喜歡聚會、聚餐、聚集這些事。聰明的人一旦聚到一起,就都會變傻。反之,愚蠢的人只要獨處,就都會聰明起來。你在獨處中澄定而飛揚、雅靜而靈動,神采奕奕。偶爾路過鏡子,傻了:怎麽還有一個人?這說明你真的聰明了,你滋生了幽默,懂得唯有你才是你終身的伴侶。
過去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因為人都知書達理,再沒文化也知道禮義廉恥,就是赳赳武夫,也講個武德,勝之不武的事絕對不做。現在的人都知書不達理,越往人堆裏鉆,就越自私越圓滑越提防越排斥。社會的默化、群體的影響基本都是負面的。所以就該是“單人行必有我師”,你的師就是你自己。自主走向清凈,獨立感悟人生。
宇宙哲學、人生思想、大塊文章、最高智慧,都是一個人感悟出來的,不是一幫人商量出來的。釋迦冥想而有佛教,耶穌獨思而有基督。大禹獨步天下,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孟子獨善其身,陶潛孤生介立。偉大的孤獨者連哭也要“獨愴然而涕下”。一般講,喜歡趨同從眾、紮堆商議的人,智商都不高,也沒什麽大出息。
牛頓、愛因斯坦、居裏夫人的成就,哪個是由集體研究獲得的?拿破侖在孤島崛起,雨果在獨嶼完成《悲慘世界》,哪個不是靠自己完成的?尼采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孤雲飄走。叔本華說,思想家應當耳聾。孤立是被群體拋棄,獨立是拋棄群體。二者都是考驗。追慕孤獨就是追慕堅毅。人生在世,須懂得自我放逐的價值。
清凈、光明、喜樂、慈悲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它給與生俱來的“本有”提供了存在的理由,並使它光榮而流長。那麽“本有”到底是什麽?是清凈、光明、喜樂、善良,是佛與上帝的信仰對人類神聖道德的守衛。在這裏,欲望顯得卑鄙而無恥。它在溫飽祥和等自然需要之外扮演了撒旦的角色,誘惑得我們盡管知道它是罪性的源泉,卻還在流連忘返。
人跟欲望的關系最講究分寸:沒了不行,多了便糟。欲望和人性會黏合成分幣,並告訴我們分幣的兩面都是分幣而欺騙我們。我想問:要是別人在你的天然秀發中插上滿頭艷俗的花,你是拔下來扔掉還是繼續頂在頭上?奢欲是愛情之外的強暴,是自然之外的添加,是人性之外的獸性。如果不是,它為何讓我們敗壞如斯?
盡管我們堅信麥琪的禮物比賴昌星的凱迪拉克來得更真切,但我們仍然醉心於後者而孜孜不懈。打個比方,簡單生活是你親媽,奢侈追求是你後娘。你樸素美麗的親媽還健在,你卻給自己找了一個花枝臃累的後娘。為什麽?社會越來越繁覆華躁、虛偽不實了。但還是要記住,生活越簡單越有質量,大境界、高境界都很簡單。
人生的目標無疑是虛無,可我們對虛無不僅一無所知,而且避之唯恐不及。我們追求利益之豐、地位之高、房車之闊、奢華之極,直到變成欲望的奴隸和工具,境界低下,精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當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遭焚,當二戰尾聲波蘭人被害,當“9.11”世貿中心坍塌,當覆仇之火在阿富汗伊拉克燃起,我要問:上帝在哪裏?曾經有人反問: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人在哪裏?我相信沒有人就沒有上帝,但我永遠不接受“人在哪裏”是人類審問自己時的詰難。人就在這裏,在被神流放之後的歸途中艱難趲行。
常常,災難的制造者轉眼就是災難的受害者。常常,我們激進之後接著就頹廢。常常,我們必須在“強奸犯”和“性無能”之間作出選擇。這時才發現歷史秩序中的生命是多麽矛盾而荒謬。信仰精神就是兩難之間的存在。它既是逃越又是拯救。它要阻止所有的強奸又要挽救所有的無能。常常,我們是在無所希望中得救。
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宗教歸宗教,信仰歸信仰。宗教只在清凈和慈悲的意義上才是信仰的一部分。文藝覆興前的教皇專制、反文明的宗教裁判所、十字軍戰爭以及我們耳聞目睹的種族屠殺、恐怖主義等,不過是拿信仰做了旗號,霸王風月、獨夫膽虛而已,跟忍辱博愛的信仰精神在本質上絲毫沒有關系。
“宗教信仰”這個詞長期迷惑了我們,好像宗教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宗教。其實不然。殘害了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的,是教權和政權合一的權力聯盟,而不是人類追尋的信仰,信仰精神從來不反科學。中世紀的宗教黑暗早就告訴我們,如果把宗教和信仰混同,我們就會因為拒絕宗教而使自己失去獲得信仰的機會。
宗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利益和信仰結合的集團。作為利益集團,他們不可避免地像所有執著於用權勢獲得一切的政治集團一樣,熱衷於武力占領和奪取。作為信仰集團,他們的終極目標又不能不說是崇高而完美的:愛與和平、神與公正、精神對物質的絕對統馭權、道德極端化的無私無我。天堂,是所有宗教共有的理想。
宗教的最大失誤就是制造了異教,最大罪孽就是殘害了異教徒。它把另外的神性看成了對自己的挑戰和威脅,而沒有想到天國的大殿裏所有的神靈都以平等的身份出席著和平的喜宴。信仰是高貴與和平、有愛與幸福的,當宗教集團之間爆發戰爭和持續冷戰而帶給地區、國家、民族無盡的災難時,它們就與信仰無關了。
信仰至少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神的存在,神是善美博愛的象征,是苦難的擔當者和道德人性的檢驗者。二是因果報應的存在,它讓“為善必昌,為惡必殃”成為我們的精神律法,把我們的生活約束在諸惡莫為眾善奉行的境域內。三是來世與天國的存在,這是偉大的魅惑、靈魂的希望,是我們在塵世忍受痛苦的最後一個理由。
盡管人類關於神的信仰延續了數千年,但神是否存在依然是困惑我們的最大精神難題。佛教告訴我們,你的心就是你的神。如果內心足夠平靜,世界的喧囂又算得了什麽?當心靈超越世界,一切阻滯都將消散。同樣處在窮困之中,基督徒會祈禱上帝的拯救、彌賽亞的降臨,佛教徒則以心為牢,認為突破它就能突破一切。
心的突破必然以相信來世為基礎:為了來世的美好,這是我必受的煎熬。這種以心代替一切的辦法,極大地豐富了信仰的內涵。但佛教的這種有效表達很多時候又是無效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擺脫現實的需求,他希望上帝和佛給予滿足。這就是人與神的永恒矛盾,也是為什麽神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卻還有許多人並不信神。
為了滿足現實的需要我們信仰了神,但如果得不到滿足我們又很容易拋棄神。就像不存在脫離物質世界的精神世界,也不存在超越現實需要的關於神的信仰。那麽為什麽物質和精神會有矛盾、人與神會有反目呢?因為人的出發點是吃喝拉撒性,而神是不需要這些的。在我們只關註吃喝拉撒性時,神的引領難而又難。
神負責我們的靈魂。有靈魂的人才能感覺到神的存在。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有當肉體面臨墮落、有罪、痛苦、災難而需要解脫時,靈魂才會以覺醒的狀態擁抱神的來臨。問題是,又有幾個人需要解脫?無恥到沒有罪孽感是我們的秉性,理直氣壯地犯罪是我們的常態。我們向來沒有解脫的欲望,也就一直沒有對神的信仰。
不管我們愛不愛神,神都是愛我們的。就算你詛咒上帝,上帝也會對你充滿愛,敬佛也一樣。很多佛教徒在佛像面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其實佛愛是無私的也是無條件的,他不會因為你沒有燒香、你踩了門檻、你大聲喧嘩而懲罰你。神是遼闊無邊的愛,是不怕詆毀的愛,是即使你背棄他他也不會跟你斤斤計較的非凡之愛。
中世紀的教權黑暗讓我們領教了有神論制造的災難,於是我們求助於無神論的信念,寄望於人性道理的自我完善,但結果卻是自我完善洪水猛獸般地變成了自我放縱。由此可見,政權和教權的合一必然引來權力的腐壞,必然在肉體欺壓的同時伴隨著靈魂專制。但如果民族無神,就不僅僅是權力腐壞,而將是全體腐壞。
那麽我們到底選擇有神還是無神?在我看來,一切有組織意圖和集團性質的宗教都可能成為信仰的桎梏。當利益和權柄成為核心,仁愛就會成為可笑的畫皮。很多時候宗教體現的並不是信仰而是利益人群的意志。而無神論的漏洞是,它在放棄宗教的同時也放棄了信仰。能不能設想存在這樣一種情況:無組織而有信仰或無宗教而有神明?
我曾說,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當我們面對人類最大的災難——欲望,當我們在掙紮中痛苦不堪、恐慌無度,信仰會讓我們平靜、快樂、享受時光、從容度日。要緊的是我們應該擁有走出教會的上帝、走出廟宇的諸佛。我們可以不通過任何外在的儀式直接跟上帝交談,直接得到諸佛的護佑。這才叫信仰自由。
他無喜無樂,卻可以發掘人類持續恒久的喜悲;他無思無慮,卻可以撫慰人類所有的思慮;他無緣無故,卻可以讓世界布滿美好的緣故。我不知道他是誰,他是昨夜的一個夢。他在神界的人群裏,在人間的神殿中,是不可抵達的彼岸?但假設我就是彼岸,我抵達我自己呢?今夜靈肉分袂,原來是彼岸和此岸的遙眺。
信仰讓我們擁有濁世之清、汙世之凈、鬧世之寧、動蕩之定。困厄中體現如來,枷鎖裏追求自由,聲色迷離之下才可以金剛不壞,爛泥黑水之中才能有蓮花自馨。擁有一種信仰,然後在愛與被愛裏纏綿,而不是在它裏面掙紮。也就是說,信仰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奮鬥的。不是你獻身信仰,而是信仰舒展了你的心。
托爾斯泰和魯迅:我們的精神父親
寫完《伏藏》,我知道我已遠離魯迅。魯迅一生都在痛恨和同情,他痛恨了所有應該痛恨的,同情了所有應該同情的,卻沒有建樹讓我們可資高攀的信仰。曾經魯迅先生是我唯一的崇拜,是我人生之砥柱,但現在他已經砥柱不起我那微不足道的人生了。人生需要大愛,愛朋友也愛敵人,愛君子也愛小人,愛自由也愛不自由。
從毀滅到建樹,我完成精神價值的轉變,竟用了三十年,剜心之痛,孰人知之。任何光彩奪目、深刻如裂的批判,如果不是以建樹愛的理想為動機,則都是靠不住的,都會成為另一茬仇恨與冷戰的武器。我們不需要天上的恨,也不需要地下的恨,不需要天上地下互相換位的恨;我們就需要愛,讓天地、空氣和呼吸都充滿愛。
對大愛的追求固然是天真的,卻值得憧憬。人類為之激動哭泣的永遠是“我有一個夢”。我們只能為夢想活著,為希望活著,而不能為權力、金錢、享受、卑微的地位活著,不能為欺壓時的牛逼和覆仇後的痛快活著。一切仇恨與貪欲,都會用嶙峋的墻、巍峨的山堵住我們的眼、封閉我們的心。所以愛便是信仰的啟蒙。
魯迅張揚了個體精神自由,卻沒告訴我們只能自由地愛,不能自由地恨。魯迅是人生抗爭的旗幟,不是引人懺悔的導師。他不是我們的信仰,因為他自己也沒有神在的信仰。即便這樣,我也要說魯迅絕不會過時,在他走出教科書後,社會將會給他騰出更寬廣的天地,來容納我們對風骨、正義、公道、熱血、脊梁的向往。
寂寞才是真魯迅,就像先生活著時那樣。讓他繼續用思想的力量強壯我們,繼續在良知和犧牲的擔當中滋養我們的精神,繼續以痛苦的省悟為民眾請命求法,而不是成為瞰飯的顯學和戰鬥的武器。所以我寧願魯迅是神,當然是維護良知、抱誠守真、缺憾示人的神。他使我們的寄托有所附麗,使我們相信神是人的升華。
思想的最大敵人不是不正確,而是平庸。一個思想者除了具備學識和表達的能力,還應該擁有獨拔的性情。性情是個性的基礎,很難想象一個老成持重的人、一種世故圓滑的觀點會和思想有關。思想的穿透力來自尖新的鋒芒。對一個思想者,天真和單純是必要的素質。保持新奇和偏端,比中規中矩更適合思想的存在。
去年是托爾斯泰離家出走、客死驛站的百年祭,俄羅斯舉辦了國際托爾斯泰論壇,總題目是“托爾斯泰和時代運動:思想家和作家的哲學、宗教、道德遺產”。這就是俄羅斯的特點:它用文學的形象哲學代替了理論的邏輯哲學,用作家的宗教激情代替了神學家的經典教義,用托爾斯泰代替了普世信仰——愛念與愛行。
“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這句話也許錯了。其實托爾斯泰是世界信仰的一面鏡子。在一生的追尋裏,托爾斯泰首先完成了對現實宗教的批判,並因在《覆活》中揭露官辦教會的偽善和對沙皇暴行的遮掩,以及對基督真義的踐踏,被俄國東正教聖主教公會革除了教籍。革除伴隨著托翁的信仰再造:生命如何永恒?
在托爾斯泰的文學境界裏,最耀眼的品格便是知行統一。如同羅曼·羅蘭所說:“在世界文學史上,再沒有人能像托爾斯泰那樣把作品和生命聯系得如此親密。”他戒煙戒酒戒肉,服裝從簡,放棄貴族流行的打獵,賑濟災民,和農民一樣縫靴耕地,他想把田莊的土地分給農民,又因家庭的反對而無法實現,只好離家出走。
一個八十二歲的老人離家出走,他是想表明:我既然無法把所有的財產分給窮人,那我就只好離開財產。這些財產包括了土地和房屋以及一個世襲的俄羅斯莊園主的全部積攢。財產是罪惡和痛苦的根源,他要脫離罪惡,逃向青天,追逐寧靜和高遠。超拔於現實之上的精神探索就這樣讓他猝死於途中,又讓他永生在我們的時空裏。
窮人信仰是為了祈求幸福、冀望未來;富人信仰是為了懺悔罪孽、洗凈靈魂。托爾斯泰是懺悔的典範,比如他著有偉大的《懺悔錄》。而懺悔是東西方一切經教的根本,連孔子都這麽認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潛在的邏輯便是:不問是非曲直一定要堅持到底的,必然是淺薄固執的小人,錯了就要懺悔、要改正。
那麽,托爾斯泰有什麽罪孽需要懺悔?1883年12月,寒冷的黃昏,他來到莫斯科乞丐擁聚的麗亞平夜店。數百個乞丐頓時圍住他向他要錢。那些可怕可憐的面孔、襤褸骯臟的衣裝、屈辱無奈的舉動讓他掏盡了所有的錢。然後他回了家,踩著地毯上樓,在燕尾服白領結白手套的仆人伺候下,吃一頓五道菜的晚餐。後來他說:
“當周圍有幾萬人挨餓挨凍受辱時,我和另外幾萬人卻在大吃裏脊肉、鱘魚肉,用呢絨氈毯蓋馬鋪地,無論世界上那些有學問的人怎樣告訴我,這樣的事多麽必要,我還是懂了,這就是犯罪,是持續不斷地犯罪。只要我有多餘的食物而另一個人完全沒有食物,我有兩件衣服而別人一件沒有,我便是個不能自赦的罪犯。”
托爾斯泰又說:“我們用種種詭計掠奪著勞動人民的必需品,用這些詭計給自己弄到了那些不斷誘惑不幸者的有魔力的用不盡的盧布。我想幫助人,但首先我應該一方面不去掠奪他們,一方面不去誘惑他們,可我卻用些最覆雜,最狡猾,最惡毒的世世代代積累的詭計,給我自己弄到了一個用不盡的盧布的所有者的地位。”
托翁還說:“我騎在一個仆人脖子上壓垮了他,還要求他馱著我走。我並沒有從他身上爬下來,卻要自己和別人相信我非常憐憫他,想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唯獨不用從他身上爬下來這一手段去減輕他的負擔。我,一條吞食樹葉的蚜蟲,卻想有助於這棵樹的生長和健康。我站在齊耳深的泥潭裏,卻想把別人拖出泥潭。”
托翁不斷地說:“我慚愧,我用一只手從窮人那裏奪來成千上萬盧布,而另一只手隨意扔給他們幾個戈比,居然稱做善事。行善之前我應該首先處在惡的外面,但相反我的全部生活都是惡。由於種種我參加了的暴力勒索詭計,勞動人民的必需品正在遭受掠奪,而包括我在內的不勞動的人卻綽綽有餘地享受著別人的勞動。”
托爾斯泰認為,善舉應該是這樣:有人要你的褲子,你應該把上衣也給他;你有兩件襯衣,就應該把另一件給別人。寬恕應該是這樣:當有人打你的右臉,你再把左臉也讓給他。生命的運動就是不斷走向信仰的完美。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妓女和強盜,只要生出一顆追求完美的心,他的生命價值就遠遠高於那些貴族富豪。
受到物欲驅使的肉體生命充滿罪孽,短暫而虛妄。精神生命卻可以通過道德完善擁有擺脫煩惱、丟開羈絆、穿越時空、走向永恒的可能。財富是枷鎖,榮耀是桎梏,哪裏來和平、無爭?何以息謗、無辯?厚德無畏,仁者無敵。托爾斯泰是讀過孔孟、讀過佛的人,在他遼闊的上帝之愛、基督之心裏,有著佛與儒的爛漫氣息。
懺悔是信仰之鷹的羽翼。著名的懺悔者有古羅馬的奧古斯丁,他因懺悔而進入上帝的靈光,成為無罪的聖體;還有十八世紀法國的盧梭,他在懺悔中看到了自己與生俱來的罪性。托爾斯泰的懺悔讓他變成了俄狄浦斯。俄狄浦斯追查城邦的瘟疫之源——殺父娶母的罪犯,結果發現罪犯就是自己。於是他刺瞎雙眼,流放了自己。
托爾斯泰在《我的信仰何在》《基督教的教義》《天國在你們心中》等長篇論文中,全面論述了“勿以暴力抗惡”的主張,指出以暴制暴,其暴更甚。於是有了著名的“托爾斯泰主義”,它告訴我們博愛與無條件之愛是世界上所有偉大信仰的核心價值。而從未間斷過的人對人的殘害,卻讓人的價值和信仰價值喪失殆盡。
屠格涅夫是跟托爾斯泰同時代的偉大作家,他比托爾斯泰更富有,是一個繼承了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作為貴族知識分子,他同情農民,貶斥地主,卻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土地。他是能夠分田分地而不想,托爾斯泰是想分田分地而不能。他是坐著行走的人,托爾斯泰是挺著攀升的人。歷史就這樣讓他們有了文野之分。
托爾斯泰評價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故事那麽虛偽,題材那麽不重要。他們去看望朋友費特,席間屠格涅夫炫耀女兒常常為窮人縫補衣服。托翁說一個身著華麗的女孩子把又臟又臭的破衣服放在膝蓋上,不過是虛情假意的演戲而已。這種評價所引發的爭吵幾乎釀成決鬥。可見托爾斯泰討厭虛偽勝過了一切,而他自己要做的就是不虛偽。
和許多大作家相比,托爾斯泰顯得更偉大的因素至少有三個:一是他對信仰的獻身,他厭惡偽善的教會,為建立真正的上帝信仰而畢生孜孜不倦。二是說與做統一的生命情懷,他拒絕口是心非,倡行真誠勇敢,在他面前那些發誓永不懺悔的人顯得那麽淺薄而無知。三是他的完全徹底的窮人立場,他是苦難者的代言。
魯迅是一個抉心自食的懺悔者。他無情地解剖自己,刀尖向內,鮮血淋漓。他把自己比喻成化為長蛇的游魂,口有毒牙,自嚙而不嚙人,終於自食其肉,殞顛而亡。他認為凡是靈魂的偉大審問者,同時也一定是偉大的犯人。舉劾他的惡、揭發他的汙穢,才能發現埋藏的光,顯示靈魂的深。所以懺悔就是撕掉假面更新自我。
托爾斯泰和魯迅,都是救贖人類的巨擘。兩人的不同在於:魯迅是摧毀勝過了建樹、批判精神超越了信仰的力量。而托爾斯泰在摧毀一片瓦舍的同時,建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大廈。他們雖然都以其強大的力量幹預著我們這個世界,但未來的天平、終極的視野裏,虛位以待的依然是人類乃至所有生命最初的願望:愛與再生。
寂美守拙 安貧樂道
我一直認為信奉遁世哲學的佛教從來沒有真正遁世過,真正的遁世只能引來脫離民眾和避開人間的結果,而佛教再清高也是人間的佛教。佛教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擁有一些明哲保身、獨善其法、出世解脫、退避三舍的信仰人群,而應該倡行入世果敢、無私無畏的俠客精神,以情為神,以愛為法,以美意善事為禪,以平等祥和為行。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索性張旗入世呢?現代佛教必須走出廟堂,走出教典,走出煩瑣的儀式,走出僧人集團,走出宗教派別,走出袈裟僧衣的包裝,走向一切戰爭、動亂、恐怖、威脅,以及由此造成的饑荒、死亡、病困、絕望,走向眾生的需要和一切人的心靈,走向釋迦牟尼的本意,把人從物質和欲望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但現代佛寺和佛僧在張旗入世的時候,卻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它無法用愛的力量去影響我們這個仇恨遍地、爭鬥不休的地球,不能自甘貧賤,而後成為窮人的知心朋友,而後拯救窮人的苦難和尊嚴。饑荒的地區看不到他們,災難的時候看不到他們,布施的時候看不到他們,由寺院和僧人創辦的孤兒院更是少而又少。
更有真人法師喜歡養尊處優,喜歡給達官商貴講經說法。而底層百姓卻永遠慚愧,見一法師比見觀世音菩薩還要難。過去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現在是“造一浮屠,勝救七條人命”。廟宇越來越富麗廓敞,救度越來越稀缺吝嗇。錦衣華服,香車寶馬,很多都是披著袈裟的商人掮客,佛門的腐敗,是在在可見了。
佛說眾生平等。但佛寺卻以昂貴的門票拒絕了窮人的膜拜。就算進了門還有掛紅、點燈、算命等收費陷阱,還有第一炷香幾萬、第二炷香幾千的巧取豪奪。我就不信佛是見錢眼開的,你們這樣做跟佛商量了沒有?佛寺是信仰的驛站而不是收錢的口袋。這個世界最需要安慰的是窮人,善心抵萬金,千萬別敗壞了佛的名聲!
還有一些崇尚入世的,把爭名逐利看成了分內的義務,辦實體,搞創收,秀表演,傳播的居然是爭雄鬥狠的武功,而不是相親相善的愛心。就算武功是佛教文化,也不過是形而下的機巧,無法代表釋迦情懷、佛法精神、三寶境界。佛教少幾門武功,根本算不了什麽,要是少了愛心和息爭罷仇的動機,那就是天崩地坼。
誠然武功可以強身健體,但真正的強身健體是淡泊名利、清凈無垢,尤其在這個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就更不能亂了自性,壞了佛境。佛是健心的、護生的、施愛的、守空的,守空就是信守無恨無利之空,守空有愛便是金剛不壞。它抗衡的是大強盜的核威脅以及所有的戰爭,它要實現世界和平,而不是遇難自保。
佛寺的功德應該是消除天下所有以互打互鬥為目標的“武功”,而不是弘揚什麽“武文化”。讓世界通過武功認識中國佛教,其實是佛教的恥辱,它讓許多佛教的信仰者深感不安。還是學學人家特蕾莎修女吧,用自身的樸素和清貧,獲得精神的華麗和富足,用愛與人性去戰勝一切,包括貪婪和瞋恨,包括空間和時間。
獻身於信仰的人比如僧人,一定要警惕物質的侵害,斷離俗塵首先要在樸實而低廉的生活狀態中體現。僧人可以不創造財富,他們是被布施的人群,因為他們從事著高尚的凈化靈魂的工作。但如果他們也電腦專車、手機數碼地奢侈起來,就違背了為人類精神甘受清貧的信仰契約。它讓我們思考:和尚存在的意義在哪裏?
多次聽說“僧人也要吃飯”的說法。我以為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是僧人取信於社會的首要前提。社會敬重他們,正是因為他們以清貧為擔當,以享樂為犧牲。而一旦他們放棄擔當和犧牲,混跡於滾滾紅塵,自己不敬重自己,那就是對信眾的傷害甚至欺騙。一個自陷泥坑無力自拔卻揚言救渡眾生的人,眾生如何信得過?
佛教流傳至今,就因為它堅守了人類的另一種價值:摒絕物質的虛無境界、寂美靜雅的精神高度。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僧人也;以不貪為寶,以不財為臧,僧人也;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僧人也;古來芳餌下,誰能不吞鉤?僧人也。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非真僧人也。該是整肅自己的時候了,佛門!
恬淡靜守、安貧樂道是僧人對佛陀事業的繼承,也是他們對眾生的承諾。堅守信仰有時就是堅守原有的生活姿態。只有他們那種拒絕物質汙染的生活才是最有影響力的信仰方式。與時俱進的可以是經濟和政治,卻不能是優雅的清貧、高尚的情操。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現代意義是:你不苦不寒就不可能梅放花香、萬人讚賞。
世界越喧鬧奢靡,佛門就越要清凈無垢,否則你怎麽成為凈土呢?怎麽會是精神避難的虛舍呢?怎麽指導迷眾走向物欲之外的澄門妙界呢?怎麽能挽救眾生脫離貪瞋癡妄的苦海呢?投身商界,放縱物欲,是佛教的自殺。穿著袈裟經商的人,對佛陀、對信仰、對眾生都是一種傷害,不如丟開不渡己也不渡人的方舟,直接下海。
在這裏我想引用不朽的尊者米拉日巴的臨終證悟:輪回的世界裏,積攢的要耗盡,造作的要壞滅,聚合的要分散,生了的要死去。無法避免的苦惱啊,什麽時候消失呢?就在拋棄苦業,不攢、不造、不聚、不占的時候,就在求證無生之妙諦的時候。除了活命和證悟之需,什麽也不要就是最殊勝的方便和禳解之法。
《伏藏》中古茹邱澤喇嘛舍棄布達拉宮峰座大活佛,去做一窮鄉僻壤的鄉長;香波王子拒絕伏藏大師的桂冠,撲向俗世的媽媽;倉央嘉措脫離宗教而成現實真佛,創辦孤兒莊園。他們都是走向理想人性:佛法乃踐行之法、濟世之法、人性之法。有佛的人做官不貪,有愛的人經商不奸,有恥的人掌權必賢,有信的人為富必善。
為什麽不能單純樸素呢?單純是因為質量第一,樸素是因為青春常在。不多餘,不浮艷,鉛華洗凈。穿最簡單的衣服,男人和女人的魅力就會遞增;吃最簡單的食物,身體的麻煩就會遞減。單純樸素拒絕張揚傲慢,它是謙遜的伴侶,在節儉而低調的平凡中收斂起高貴與魅力。君不見,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爭高自極天。
佛教食素,西藏的喇嘛食肉是因為不食肉就無法生存。天主教和基督教照理也不該食肉,看《創世記》就可知道。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造人,使他們管理魚、鳥、牲畜、昆蟲。”神說:“我將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上帝的旨意很明確:動物是被管理的,植物才是被食用的。
營養學家說人必須吃肉,牛羊豬的肉富含鋅鐵鈣。我想問的是:牛羊豬的鋅鐵鈣是哪兒來的?是不是吃草吃來的?它們能吃來,我們人類怎麽就不能?可見即使不吃牛羊豬,人體本身就能產生鋅鐵鈣,這是自然賦予的本能,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如果你非要用牛羊豬補充,你自身產生鋅鐵鈣的能力就會下降,這叫用進廢退。
對食素,男人比女人更多一重擔憂。其實食素並不影響那方面的能力,反而愈素愈強。不用科學考證,動物就能告訴我們:食肉動物大多一夫一妻,子嗣稀缺。食草動物大多以一當十,瓜瓞綿綿。一只公羊能讓四十只母羊懷孕,牛馬駝鹿類似。人類的祖先早就知道,所以生殖崇拜中有公羊公牛的圖騰,卻鮮有虎豹獅狼。
麇集越多越感到我不在人群裏。來自天性的離群索居的心理,讓我常常覺得地球上只有我一人行走,一人面對著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神。是的,我那麽警惕稠人廣眾,本能地以為人一旦群聚,就沒什麽好事,就會出現精神“踩踏”。眾說紛紜或眾口一詞時,連呼吸都不是自己的。朋友,聽我的話,千萬別到人多的地方去。
所以我不喜歡人眾、大眾、群眾這些詞,不喜歡聚會、聚餐、聚集這些事。聰明的人一旦聚到一起,就都會變傻。反之,愚蠢的人只要獨處,就都會聰明起來。你在獨處中澄定而飛揚、雅靜而靈動,神采奕奕。偶爾路過鏡子,傻了:怎麽還有一個人?這說明你真的聰明了,你滋生了幽默,懂得唯有你才是你終身的伴侶。
過去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因為人都知書達理,再沒文化也知道禮義廉恥,就是赳赳武夫,也講個武德,勝之不武的事絕對不做。現在的人都知書不達理,越往人堆裏鉆,就越自私越圓滑越提防越排斥。社會的默化、群體的影響基本都是負面的。所以就該是“單人行必有我師”,你的師就是你自己。自主走向清凈,獨立感悟人生。
宇宙哲學、人生思想、大塊文章、最高智慧,都是一個人感悟出來的,不是一幫人商量出來的。釋迦冥想而有佛教,耶穌獨思而有基督。大禹獨步天下,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孟子獨善其身,陶潛孤生介立。偉大的孤獨者連哭也要“獨愴然而涕下”。一般講,喜歡趨同從眾、紮堆商議的人,智商都不高,也沒什麽大出息。
牛頓、愛因斯坦、居裏夫人的成就,哪個是由集體研究獲得的?拿破侖在孤島崛起,雨果在獨嶼完成《悲慘世界》,哪個不是靠自己完成的?尼采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孤雲飄走。叔本華說,思想家應當耳聾。孤立是被群體拋棄,獨立是拋棄群體。二者都是考驗。追慕孤獨就是追慕堅毅。人生在世,須懂得自我放逐的價值。
清凈、光明、喜樂、慈悲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它給與生俱來的“本有”提供了存在的理由,並使它光榮而流長。那麽“本有”到底是什麽?是清凈、光明、喜樂、善良,是佛與上帝的信仰對人類神聖道德的守衛。在這裏,欲望顯得卑鄙而無恥。它在溫飽祥和等自然需要之外扮演了撒旦的角色,誘惑得我們盡管知道它是罪性的源泉,卻還在流連忘返。
人跟欲望的關系最講究分寸:沒了不行,多了便糟。欲望和人性會黏合成分幣,並告訴我們分幣的兩面都是分幣而欺騙我們。我想問:要是別人在你的天然秀發中插上滿頭艷俗的花,你是拔下來扔掉還是繼續頂在頭上?奢欲是愛情之外的強暴,是自然之外的添加,是人性之外的獸性。如果不是,它為何讓我們敗壞如斯?
盡管我們堅信麥琪的禮物比賴昌星的凱迪拉克來得更真切,但我們仍然醉心於後者而孜孜不懈。打個比方,簡單生活是你親媽,奢侈追求是你後娘。你樸素美麗的親媽還健在,你卻給自己找了一個花枝臃累的後娘。為什麽?社會越來越繁覆華躁、虛偽不實了。但還是要記住,生活越簡單越有質量,大境界、高境界都很簡單。
人生的目標無疑是虛無,可我們對虛無不僅一無所知,而且避之唯恐不及。我們追求利益之豐、地位之高、房車之闊、奢華之極,直到變成欲望的奴隸和工具,境界低下,精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